close

  49歲的英國女人皮普·泰勒毫無藝術細胞,直到兩年前她不慎摔了一跤,意外發生了——她忽然有了拿起畫筆的衝動,並且成為當地一位小有名氣的素描畫家。
  那一次,泰勒女士不走運地從馬場樓梯滾落下來,臉部和頭部受到重創,而且摔成了嚴重的腦震蕩。但是,她身上沉睡的藝術細胞似乎也被撞醒,一拿起畫筆就如同中國的馬良,臨摹的畫像幾乎與原作一模一樣,吸引了不少慕名者前來購買。而在此之前,泰勒在十幾歲時就被一名藝術家斷定沒有繪畫靈感,她也自嘲“真正能畫好的只有史努比的頭像”。
  人們通向卓越的道路可能有很多種,但是跌跤或者撞牆就能成天才,聽上去真是匪夷所思。在醫學上,像泰勒女士那樣,腦部在受到創傷後激發出意外的才能,是一種精神疾病,屬於“天才癥候群”。
  美國精神病學教授達羅德·A·崔佛特研究“天才癥候群”將近30年,他在專著《另類天才——走進天才癥候群》中解釋,“天才癥候群”是指一些病態的、患有嚴重心理疾病或智力缺陷的人,卻展示出令人稱奇的能力和卓越才華。
  這些崔佛特眼中的“另類天才”,一部分是在遭遇事故或疾病後意外誕生,被稱為“獲得性天才癥候群”。另一些是與生俱來的。
  在經典美國電影《雨人》中,主人公雷蒙德·巴比特是一個自閉症患者,他有著魔鬼般的執著勁兒,生活也是一成不變,比如每天吃固定的食物,只穿一家商店賣的平角內褲。他不諳世事,有時情緒失控會大喊大叫。但這位“怪人”是個不折不扣的天才,他能迅速地數清掉落在餐廳地板上的246根牙簽,也能記得電話簿上任意一個讀過的電話號碼,而心算速度不輸計算器。
  作為一個熒幕形象,巴比特感動過無數人,也成為人們比喻某種怪異天才的符號。在現實生活中,“雨人”真實地存在著。1988年,劇作家巴裡·莫羅正是在遇到一位名叫吉姆的“天才癥候群”患者後靈感大發,創作出《雨人》電影劇本,並憑藉此劇獲得奧斯卡獎。
  “軍功章”也有精神病學教授崔佛特的一半。他擔任這部電影的科學顧問,幫助莫羅成就了電影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。不過,回到自己的專業領域,這個科學家卻無法搞清楚,“雨人”的病理機制。
  儘管精神病學專家在“天才癥候群”領域表現平庸,但他們仍然試圖揭開這個罕見病的神秘面紗,哪怕只看到一鱗半爪。很多研究者發現,這些神奇天才身上存在明顯的大腦左半球損傷和補償性右腦優勢。通俗地說,當他們腦中的某塊區域功能缺失時,他們會反覆和不知疲倦地使用大腦中“聽話”的部分來彌補缺陷,從而讓某些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。
  遺憾的是,這套理論僅是部分研究者的推斷,並不是確切的科學答案。不過,這或許可以更好地解釋“獲得性天才癥候群”的誘因,也就是為何有人在大腦受到猛烈撞擊後,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某個領域的天才。
  即使有朝一日摔成“另類天才”,也並非完美無憾。他們重覆多過創造,模仿勝過發明。比如,他們的即興演奏通常只是同一主題的變化形式,而泰勒女士只是憑藉驚人記憶力複製別人的畫作。他們在生活中也可能表現出極度的獃板、墨守成規和自我封閉。一些研究者認為,這跟“另類天才”的大腦受損有關,他們很有可能缺乏完整的智力系統。
  在崔佛特看來,“另類天才”的光彩不會因為缺少創造而被抹殺,反倒是正常的平庸人應感到自慚形穢,因為他們對大腦的認知極其有限。在歷經長達百年的探索後,科學家仍然沒有解開“天才癥候群”的謎團。
  令人稍顯安慰的是,在這場漫長的科學征途中,人們並非一無所獲。至少,那些天才故事提醒我們,人類大腦有隱形的潛力,是可以激發的——不過,這並非鼓勵大家模仿泰勒去摔一大跤,坐等自己成為天才。事實上,這種危險動作導致腦震蕩的可能性很大,而碰上“天才癥候群”的概率極低,幾乎不亞於買彩票中了頭彩。
  《另類天才——走進天才候症群》
  [美]崔佛特著 王鳳鳴、王學成譯
 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(原標題:一不小心,竟然摔成了天才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13fitrg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